响应式政府部门单位网站模板
网站首页 魅力新黄埔 图说新黄埔

“天空之城”选拔“红棉匠才” 广州黄埔举办全市首场低空经济领域职业技能竞赛

更新时间:2025-10-30 13:46 浏览量:9

来源:中国报道

10月17日,广州市“红棉匠才”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十一届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决赛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成功举办。

本场竞赛是今年广州市首场低空经济领域的职业技能竞赛,旨在加快培育无人机领域高技能人才,更好推动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市的20多名无人机技术精英,涵盖无人机研发设计、低空交通服务、电力巡检运维、应急救援等重点领域,齐聚黄埔决赛现场,展开一场兼具专业性与挑战性的技能大比武。

据介绍,竞赛严格按照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高级工标准,以无人机选型、装配、调试、检修、维护等技能为方向,设置“内场+外场”两个比赛环节,全面考察选手在无人机整机装配、系统调试、故障检修、飞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等方面的综合实战能力。

在“内场”环节,参赛选手需要在135分钟内,从零开始筛选零部件,完成无人机整机装配,并完成无人机动力、控制、通讯等系统的调试。此外,选手还需要在短短15分钟内,完成一台“故障”无人机检修。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参赛选手们需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挑零件、拧螺丝、焊线路、调系统……“螺丝扭矩、线路焊接、系统调试等,都关系到无人机能否顺利升空,一旦发生‘坠机’,则该环节计零分。此外,15分钟内要完成系统调参、软硬件排障等工作难度很大,可以说极其考验选手的技能水平。”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裁判长、高级讲师张光辉介绍。

来到“外场”飞行环节,记者看到,现场围起一处8米长、7米宽、5米高的限定空域,场内设置了100克至500克不等的三类重量桶。张光辉介绍:“选手们需要操控无人机抓取这些重量桶放置在‘投放区’,15分钟内投放的总重量越多,分数越高。”

赛场上,螺旋桨的呼啸声与重量桶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的选手为求稳定,连续抓取轻量桶以确保基础得分,有的选手则果断选择更重的货桶,试图以单次高分实现反超。无人机在参赛选手的操控下,精准完成抓取、运输、投放等动作,充分体现出选手们扎实的技术功底与过硬的心理素质。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学到了很多平时接触较少的无人机装配、调试方面的技能。”赛后,来自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的参赛选手李工表示,他目前主要从事无人机巡检工作,这次经历十分难得,对日后工作是一次宝贵的积累。

近年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抢抓低空经济新赛道,重点发力、前瞻布局,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1213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据统计,目前该区低空经济领域产业规模已近150亿元,汇聚上下游企业超50家。在基础设施方面,建成A2类直升机场、5个起降点、17个自动值守机库,实现“一街镇一机库”全覆盖,应用场景拓展至5条观光航线、10条物流航线、402条城市治理航线,一座未来感十足的“天空之城”正在加速打造。

张光辉认为,今年全市首场低空经济领域产职业技能竞赛落地在黄埔,不仅为人才搭建起展示风采的舞台,更形成强大示范引领,激励广大黄埔青年才俊、能工巧匠踊跃投身到低空经济发展中去,为广州低空经济蓄势腾飞夯实了人才技能根基。(陈赞亮 孙旭东)

 


上一篇 : 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在广州黄埔开工建设